當前,嬰配粉市場大盤不斷縮水,乳企發展速度放緩。但嬰童智庫卻注意到,嬰配粉進口量正在反彈,出口量也正在快速攀升。
1-5月嬰配粉進口同比增加10%
據中國海關數據,我國嬰配粉2025年1-5月共進口8.55萬噸,同比增加10%,進口額17.43億元,同比上升16.5%。事實上,今年以來,嬰配粉進口量整體呈現回暖之勢。
具體從每個月來看,我國嬰配粉1月進口1.5萬噸、2月進口1.38萬噸、3月進口1.82萬噸、4月進口1.99萬噸、5月進口1.86萬噸。其中,相較去年同期,2025年1-5月我國嬰配粉進口同比增長由大到小分別是3月(46.8%)、1月(27.4%)、4月(22.1%)。另外,2月和5月同比增長-18.9%和-8.8%。
進口奶粉來自哪里?
從進口來源地區來看,2025年1-5月我國從歐盟進口的嬰配粉為5.65萬噸,占總進口量的66.1%。新西蘭進口2.6萬噸,占總進口量的30.4%。
聚焦進口來源國來看,2025年1-5月我國嬰配粉進口量最大來源國為荷蘭,進口量為3.26萬噸,其次是新西蘭和德國。
,2025年1-5月共7個國家進口我國的嬰配粉量呈同比增長,增長幅度由大到小分別是瑞士(71.3%)、澳大利亞(54.5%)、新西蘭(19.8%)、荷蘭(17.6%)、德國(14.9%),丹麥(10.88%)、愛爾蘭(9.73%)。同時,在1-5月嬰配粉進口數據中能夠窺見,韓國和法國進口同比處于下降態勢,分別達到了-57.6%和-41.9%。
探究背后,進口量的增長一是源于2024年我國新生人口出現小回峰,同比增長了52萬人,市場需求量有所提升。二是近年來我國進口嬰配粉持續下滑,出現了一定“觸底反彈”。同時也離不開達能、雀巢、菲仕蘭、a2等外資乳企在我國市場的穩健發展。
嬰配粉1-5月出口同比增加19.9%
據中國海關統計,2025年1-5月中國共出口嬰配粉3169.17噸,同比增加19.9%。
從國家及地區來看,2025年1-5月我國奶粉主要在以下地區進行貿易出口,出口量由大到小分別是我國香港1267.26噸(占比40.0%)、俄羅斯聯邦778.28噸(占比24.6%)、巴基斯坦263.75噸(占比8.3%)、越南167.94噸(占比5.3%)、韓國161.59噸(占比5.1%)。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5月出口至我國香港的嬰配粉同比減少40.2%,但我國香港仍是嬰配粉主要出口地區。
此外,同2024年1-5月嬰配粉出口量相比,2025年1-5月我國出口量同比增長迅猛。俄羅斯聯邦出口量同比增加1297026.7%、韓國出口量同比增加600.4%、越南出口量同比增加192.5%;巴基斯坦出口量同比增加75.1%。
為何嬰配粉出口同比增長迅猛?事實上,我國嬰配粉出口量的持續上升是由多方面因素構成的。國內嬰配粉市場大盤不斷縮減,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不斷加劇,企業需要新的消費市場、新的版圖進行擴張。而且,經過幾十年的沉淀,我國頭部乳企已經具備“出海”的實力。
比如今年3月飛鶴拿下了加拿大首張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許可證,9月嬰配粉產品正式投產上市。今年5月伊利舉辦全球新品發布會,宣布伊利金領冠將全面進入香港市場。2024年澳優財報顯示,旗下佳貝艾特羊奶粉強勢占據海外市場,一經推出便勇奪亞馬遜平臺品類銷冠,并獲評“美國最佳山羊嬰兒配方奶粉”。
不過,乳企出海也并非易事,往往要面臨眾多風險與挑戰。如何打通當地渠道?如何打破市場壁壘?如何同國際品牌競爭?如何得到當地消費者的信任?如何保證供應鏈協同......由此可見,要想在國際市場上穩步前行,企業必須要在渠道、市場、產業鏈上等多方面具備核心競爭力,打出組合拳效應,否則也是寸步難行。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