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責任,是時刻心系行業發展;
有一種態度,是在公益之路砥礪前行;
有一種能量,是用點滴努力聚集成的火焰。
在奶業行業中,有這樣一個團隊,10余年堅持開展公益項目,從田間牛舍到百姓餐桌,從牧場生產調查到為消費者科普牛奶知識,他們一直在默默地擔當與奉獻。
2022年9月5日,《中國乳業》雜志社在2022中國奶業博覽會上發布了2022-2023年度公益項目,共包括“牧場公益行”、“中國規模牧場(TOP60)健康養殖技術和管理模式調研與推廣”以及“科普圖書《牛奶的前世今生》再版發布”。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奶業處四級調研員孫永健、《中國乳業》雜志社主編/中國農墾乳業聯盟主席馮艷秋,北京奶業協會會長常毅、秘書長廖晨星,遼寧奶業協會會長徐環宇、秘書長佟艷,天津奶業協會會長徐練海,上海奶業協會副會長唐新仁,山東奶業協會秘書長汪伶莉,內蒙古奶業協會秘書長烏日金,廣東奶業協會秘書長汪翔,湖北奶業協會秘書長蔡正雄、青島奶業協會秘書長王昌亮以及三元食品奶源部經理鄭健強、廣州風行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林秀娟、完達山奶源部經理劉洋和行業媒體參加了此次發布活動。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奶業處四級調研員孫永健、《中國乳業》雜志社主編/中國農墾乳業聯盟主席馮艷秋分別為活動致辭。公益項目對于推動奶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打造《中國乳業》團隊的正能量是在兩位的致辭中被一致強調和肯定的。
牧場公益行 行走的公益
“牧場公益行”項目是由《中國乳業》雜志社、利拉伐中國、勃林格殷格翰共同發起的面向牧場一線的公益項目。該項目基于問卷和實地調研的300個不同規模奶牛場的生產管理情況,將對外展示的內容分為4個部分,即權威發布、映像牧場、牧場故事和中國牛人秀,旨在為行業決策和生產管理提供相關信息和數據參考,并能夠用豐富的形式展現我國奶業的發展水平和養牛人的風采。活動現場,利拉伐亞太區市場傳播經理宗楊、勃林格殷格翰反芻事業部戰略客戶經理肖亞莉分別就該公益項目發起的初衷發言。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奶業處四級調研員孫永健、《中國乳業》雜志社主編/中國農墾乳業聯盟主席馮艷秋、《中國乳業》雜志社社長/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董曉霞、利拉伐亞太區市場傳播經理宗楊、勃林格殷格翰反芻事業部戰略客戶經理肖亞莉共同啟動項目。利拉伐中國市場經理陳爍宇、勃林格殷格翰反芻事業部市場主管張子淇一同參加此次活動。
(TOP60)健康養殖技術和管理模式調研與推廣助力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
該項目由嘉吉達農威和《中國乳業》雜志社共同策劃組織,旨在貫徹“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牧場發展理念,通過組織有針對性的系列調研、推廣活動,促進奶牛養殖技術創新與管理模式升級,提高牛群健康水平和生產效率,推動中國規模化牧場技術集成和節本增效,助力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達農威中國區商務總經理史清河博士與《中國乳業》雜志社的社長董曉霞現場進行合作簽約,嘉吉關愛(深圳)委員會副主席Eva代表嘉吉達農威公司發言。
《牛奶的前世今生》 科普活動的主角
《牛奶的前世今生》是由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北京市創新團隊和《中國乳業》雜志社共同組織10余家單位的50位行業專家編寫的科普圖書,并于2019年印刷出版,內容原創、權威且實用。基于圖書的內容,《中國乳業》雜志社通過微信、抖音以及相關活動進行牛奶的科普宣傳,隨著科普活動的廣泛開展,科普圖書也受到了一致好評。今年主創團隊對該書內容進行優化提升。
據《中國乳業》雜志社社長董曉霞介紹,在保留了原版大部分內容和精美手繪漫畫的基礎上,新版圖書增加了消費者關注的熱點問題12個,并對書中的22個問答內容配套了短視頻,以增強閱讀性。目前,該科普圖書共發行1.15萬冊,并被推薦參選科學技術部“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活動現場,《中國乳業》雜志社主編/中國農墾乳業聯盟主席馮艷秋、《中國乳業》雜志社社長/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董曉霞分別為參會的各協會贈送圖書。后期,《中國乳業》雜志社將聯合各地方奶業協會開展 “奶香飄萬家” 牛奶科普活動,以幫助消費者科學選用乳制品,助力我國牛奶消費的提振。
開展公益項目是一條較為崎嶇而長久的路,走在路上的每一個人都值得被歌頌。但公益本身不需要被歌頌,因為從事這件事的人自己就是頌歌。
在線咨詢